舆情关注

首页 > 中视资讯 > 舆情关注 >
超50家银行宣布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优化服务与风险管控成主旋律
2025-04-06 14:59 来源:中视财经网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然而,传统无卡存取款服务因其操作便捷性而受到部分用户的青睐,但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运营成本问题也逐渐显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4月,已有超过50家银行宣布停止或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中小银行。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银行业务优化的方向,也体现了对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视。

  多家银行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较高的运营成本和潜在的风险隐患。例如,无卡取款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但设备维护、系统升级等成本却持续增加。此外,部分无卡存取款业务存在身份验证不准确的问题,这加大了银行监控洗钱活动的难度。因此,银行通过暂停或调整相关服务,旨在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效率。

  具体来看,交通银行于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了个人手机银行中的预约取款服务,但扫码取款功能仍可使用;农业银行则从2024年5月9日起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此外,工商银行早在2024年4月17日就已暂停了手机银行的无卡取现功能,客户可通过ATM机扫码取款或持卡办理业务。这些举措表明,银行正在逐步减少对无卡存取款业务的依赖,并通过优化现有服务流程来满足客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银行暂停了无卡存取款业务,但客户仍可通过其他方式完成存取款操作。例如,客户可以选择携带银行卡至ATM机进行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此外,部分银行还推出了刷脸取款等新型服务方式,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基于对当前金融环境的深刻理解。近年来,反洗钱和反诈骗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银行需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此外,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银行正在探索更多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模式,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尽管部分用户对无卡存取款业务的取消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影响日常资金流动的便利性,但从长远来看,这一调整有助于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例如,通过减少对低频业务的投入,银行可以将更多资源用于发展高附加值的数字化服务,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未来,预计更多银行将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专家建议,客户在使用银行服务时应主动适应新的变化,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存取款方式。同时,银行应继续优化服务流程,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停止无卡存取款业务是银行业务优化和风险管理的重要一步。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也为银行进一步探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务模式将继续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