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首页 > 财经观察 > 财经资讯 >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多因素推升估值
2025-02-18 12:44 来源:中视财经网

  2025年2月18日,银行股在A股市场表现强劲,多只银行股创下新高。工商银行股价连续攀升,盘中触及历史高位;交通银行港股也创下历史新高。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股的强势表现是“经济复苏预期+高股息防御+资产质量改善”三重共振因素的结果。险资增持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H股,是基于“汇率风险+估值洼地+政策红利”的理性选择。

  近期,险资不断增持银行股,特别是国有大行H股。数据显示,平安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股价涨幅均超过1%。其中,平安银行上涨1.99%,邮储银行上涨1.96%,中信银行上涨1.95%,招商银行上涨1.94%。分析人士指出,险资增持银行股的主要原因包括高股息率的吸引。银行股通常具有较高的股息率,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环境下,更容易受到投资者青睐。

  险资增持银行股的动因不仅限于高股息率。中国平安及其旗下成员多次增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的H股股票。近一个月内,中国平安及其旗下成员共增持工商银行H股4.46亿股,持股比例升至5.03%;平安资管增持农业银行H股1652.1股,持股比例升至5.03%;还增持了建设银行和邮储银行的H股。业内人士认为,险资增持银行股出于资产配置和业务发展双重考量,同时也响应了政策红利。

  险资对银行股的投资策略也体现了其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险资重仓前20只个股中有11只为银行股,其中大多数银行的股息率超过5%。险资对银行股红利属性的认可度较高,这与银行股的稳定分红和低估值特性密切相关。

  险资增持银行股还受到政策支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金融监管总局也延长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的过渡期。这些举措有望加速险资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增配银行等高股息板块的趋势或将持续并增强。

  险资增持银行股的动向也反映了市场对银行股未来发展的信心。长城人寿、平安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增持银行股,显示出对银行股未来发展的看好。险资作为长期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往往具有前瞻性。他们选择增持银行股,可能是基于看好银行股的基本面和未来发展前景。

  险资增持银行股的逻辑在于追求高股息和低风险。险资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通常会优先考虑那些具有高股息率、低波动性和稳定分红能力的资产。银行股的特点恰好满足了险资的需求。此外,险资增持银行股还可能受到汇率风险和估值洼地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的估值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投资吸引力。

  险资增持银行股的动向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自2024年以来,险资共计25次增持银行H股,其中12月份以来已经进行了14次增持。险资增持的标的主要集中于国有大行,如中国平安及旗下平安人寿、平安资管等。这一趋势表明,险资对银行股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

  总结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多因素推升了银行股的估值。经济复苏预期、高股息防御、资产质量改善以及政策红利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银行股成为险资投资的热点。险资增持银行股不仅反映了其对银行股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体现了其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改善,预计险资对银行股的投资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