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

首页 > 财经观察 > 创业投资 >
华讯投资:变天啦,从银行端中国经济的变化
2018-09-07 16:33 来源:中视财经网

  经营企业需要资金,而中国企业的融资绕不开银行,所以看银行的资产结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变化。银行业以下三方面的变化值得投资者关注,对于投资者理解过去经济的演变,预测未来经济的走势大有裨益。

  零售型银行的逆袭

  2018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利润超过交通银行,这算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传统五大行概念被打破,以后就不是“工农中建交”而是“工农中建招”了。其实2016年招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交通银行,2018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终于完成另一项重要财务指标的逆袭——净利润也超过交通银行。从两家的业务结构和业务增速来看,这此超越之后交通银行可能再也无法追上,只能看着招商银行越跑越远。获取更多股市最新资讯和大咖独家观点,请到各应用市场下载【淘股王】

  招商银行算是零售型银行的代表,同属零售银行的还有平安银行与中信银行。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招商银行非息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工商银行尾大不掉,转型困难。有意思的是,交通银行的非息收入增长最快,从2015年四家银行倒数第一变成了第一,这个现象笔者稍后会解释。笔者曾与交通银行中层有过交谈,交通银行并非看不到零售银行的趋势及自己资产结构中存在问题,也曾想过大力发展个人业务,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据这位中层透露,交通银行光是开发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就花费20+亿人民币,但在金融类APP用户排行榜上,却连前50位都排不进。

  交通银行是如何做到非息收入第一的?笔者根据四家银行的财务报表表现猜测,交通银行应该是做了不少“打包”业务,将原本的利息收入变成了非息收入。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J银行原本给企业贷款100万元一年利息要6万,这6万元要计入J银行的利息收入。但J银行现在调整了策略:给企业贷款100万元一年利息只要5万,但规定企业必须用这100万买J银行的理财产品1个月,一个月后才可将理财产品赎回。J银行代卖理财产品的手续费1万。这时,J银行就可以将5万元记为利息收入,而1万元记为手续费佣金收入,即非息收入,通过这样的操作,J银行“成功”的提升了自己非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交通银行本身贷款业务增长乏力也是导致其非息收入占比上升的重要原因,对比招行贷款业务动辄双位数的增长,交通银行只有个位数的增长率实在有些惨不忍睹,对公市场拼不过四大行,对私市场拼不过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获取更多股市最新资讯和大咖独家观点,请到各应用市场下载【淘股王】

  个人贷款业务增加

  个人贷款业务属于银行零售业务的自然延伸,除了房贷比较注重利率优惠外,其余贷款与客户和银行之间的粘性有关。如果银行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的话,个人客户对于利率的敏感性会大大降低。下图非常显著的说明了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与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不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逐年攀升,而另外两家银行的个人贷款水平几乎没有变动。

  中国原来的贷款主要流向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个人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提升是大的趋势。个人贷款具有信用风险低,群体分散性好,整体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在发达国家深受银行喜爱。而中国的“工农中建交”却未能很好适应这一趋势,在争夺个人客户方面败下阵来。但前四大“工农中建”有其天然优势,拥有稳定的央企、国企客户源,暂时还不愁生机,但像交通银行这类对公对私两不靠的银行以后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对公贷款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