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户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哪吒汽车近期的问题,包括直营店关闭、配件短缺、车主维修困难、资金问题以及车主的投诉。都提到了车主因配件短缺导致车辆无法维修,尤其是增程器故障后只能使用纯电模式,续航缩水,被戏称为“老头乐”。同时,哪吒汽车的经营困境,如融资情况、亏损、工厂停产、客服失联等也是重点。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新标题。原题多为“17万的哪吒增程车成了老头乐”,可以在此基础上调整,比如突出车主的困境和企业的危机。例如:“17万购车变‘老头乐’:哪吒汽车陷经营危机,车主维权无门”。
然后,组织文章结构。需要至少10段,每段集中一个主题,如问题现状、车主案例、企业回应、资金状况、历史销量、法律问题等。注意不要使用小标题,而是通过段落自然过渡。
需要引用证据中的具体案例,如何先生、廖先生的遭遇,以及哪吒的回应和融资情况。同时注意证据中的矛盾点,比如提到有员工称获得40亿融资,但其他资料显示工厂停产、客服无人接听,需在文中平衡这些信息。
还要注意时间线,当前日期是2025年3月13日,证据中的发表日期多在2025年3月,部分较早的如等提供背景信息,如融资历史、车型发布情况,需合理引用。
最后,确保每处引用都标注正确的证据编号,例如哪吒回应资金问题来自,车主案例来自,法律分析来自等。同时避免重复,保持内容连贯。
新标题:17万购车变“老头乐”:哪吒汽车陷经营危机,车主维权无门
2025年3月,哪吒汽车因配件短缺、门店退网等问题陷入舆论漩涡。多位车主反映,售价17万元的哪吒S增程版因故障无法维修,纯电续航严重缩水,沦为“高价老头乐”。这一现象不仅暴露了企业的经营困境,更引发消费者对售后权益的强烈质疑。
浙江杭州的何先生称,其哪吒S增程器损坏后,因配件缺货无法维修,只能依赖纯电模式行驶。官方宣称的200公里纯电续航实际仅140公里,且长期使用可能损伤电池,车辆被迫闲置。类似案例并非孤例,义乌车主黄先生的哪吒U充电机故障后,因当地6家门店全部退网,车辆已停放超两个月。
哪吒汽车回应称,闭店是为“降本增效”,销售和售后网络仍在运转。然而,记者多次拨打官方客服及门店电话均无人接听,杭州多家直营店被贴封条,维修中心仅能提供自费服务,质保期内配件仍需等待。车主廖先生的车在维修中心停放三周仍未解决,直言“17万买了个摆设”。
资金链危机或是根本原因。财报显示,2021至2023年哪吒累计净亏损超183亿元,尽管融资总额达228.44亿元,仍难掩经营压力。桐乡工厂员工透露,该厂已停产数月,近期虽有“获40亿元融资”消息,但复工时间未定。研发部门员工则强调“哪吒不会倒”,称50万车主的售后需求足以维持企业生存。
市场表现加剧了困境。哪吒曾以“性价比”策略在三四线城市热销,2022年销量达15.2万辆,位居新势力榜首。但2023年销量骤降至12.75万辆,同比下滑16%,2024年更被曝裁员、CEO离职。今年1月,官网因“系统维护”长期无法访问,进一步动摇消费者信心。
法律层面,哪吒或涉嫌违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企业需保障质量与售后服务,而配件短缺、拒保等行为已侵害车主权益。律师指出,若企业隐瞒经营风险,还可能构成虚假宣传。部分车主计划集体诉讼,要求赔偿维修损失及车辆贬值费用。
车型策略亦遭诟病。2024款哪吒S降价至15.98万元起,续航却缩水,老车主抱怨“被背刺”,而补偿措施仅500积分和200度电,对比蔚来等车企显得诚意不足。此外,哪吒S增程版此前宣传的智能驾驶功能至今未兑现,进一步消耗用户信任。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哪吒困境折射新势力生存难题。低价策略虽短期提振销量,但技术储备薄弱、高端化乏力导致后劲不足。相比之下,比亚迪、理想等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与产品迭代稳固了市场地位。
截至发稿,哪吒汽车未公布具体解决方案。50万车主的售后保障、工厂复工进展及融资到位情况,仍是悬而未决的谜题。随着“3·15”临近,这场风波或将引发更广泛的监管关注。
对于消费者而言,哪吒的案例敲响了警钟:在新能源车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选择品牌时需审慎评估企业长期生存能力,避免陷入“买车易、修车难”的窘境。